找到相关内容9207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帕奥禅师答:色界初禅天的众生一直处在初禅的状态吗?

    问:色界初禅天的众生一直处在初禅的状态吗?能够进而修到第二禅乃至无色界定吗? 帕奥禅师答:色界初禅天的众生并不是一直处在初禅的状态,他们有眼门、耳门及意门心路过程生起,而且在这些心路过程之间,有分心也会生起。他们能够修行止禅,进而达到第二禅等,乃至无色界定。他们也能修行观禅,乃至证悟阿罗汉道果。至于无色界的众生,他们能修行达到与自己这一层天相等深度的禅那,或更高的禅那,但是不入更低的禅那。例如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色界初禅天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0/08351192188.html
  • 生命轮回的中间状态——“中有”

    生命轮回的中间状态——“中有  作者:喜饶嘉措  “中有”也称为中阴,是佛教轮回转世学说中起着衔接前后世作用的一种生命状态。佛教把生命的存在状态分为四有,即死有、中有、生有和本有。死亡的那一刹那称为死有,在死有和生有之间的状态称为中有,投生的那一刹那称为生有,投生以后第二刹那至死有之间,称为本有。  一、“中有”定义  在《俱舍论》中说,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所起的五蕴身就是中有的定义。这里说“起”...

    喜饶嘉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1377334.html
  • 从阿罗汉不堪忍病苦谈──得现法乐住的身心状态

    从阿罗汉不堪忍病苦谈──得现法乐住的身心状态  文/释见岸   一、前言  人生不免有苦,修学佛法是希望透过正见的建立、法义的了解以及解   脱法门的实践,让自己能透悟世间相无常、无我,突破生老病死...:一位在修行上有证悟境界之人,到底其身心状态如何?如果能了   解其厌世行为产生之因,或许能令已知者净信心增强,未知者不退信心,   使吾等在实际修持上有所助益。   二、经论中的几个案例   从《...

    释见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2068635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答:正法真正融入自心,是什么状态

    索达吉堪布答:华智仁波切说,身语意三门就像脚踩在棉花上或者米粥里加入酥油一样柔软、调和。此时他深信因果,不希求世间八法,对上师三宝有坚定不移的信心,内心堪能,遇到任何违缘也不会退失道心。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修福|生活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1/19221320220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开悟者的心灵状态如何?

    圣严法师答:这个问题很复杂,要看开悟的程度如何;而且,体验开悟和真正开悟有很大的区别。开悟的经验是内在深刻的灵光乍现,来而复去,只留下那个经验的记忆和力量。再者,开悟的经验可深可浅。浅悟的人可能清楚自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0977655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‘识’居于何处。身外乎。身内乎。其静时之状态如何。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。圣人一念之起,起于何处。又灭于何处。

    问:‘识’居于何处。身外乎。身内乎。其静时之状态如何。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。圣人一念之起,起于何处。又灭于何处。   范古农答:万法唯识,法处即识处也。识即是动的作用。经云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。念之起灭,如是而已。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83412722.html
  • 为什么在入定的状态下可以开发习修者本具的佛性智慧(为什么会“得定开慧”)?

    为什么在入定的状态下可以开发习修者本具的佛性智慧(为什么会“得定开慧”)?  根据唯识论的理论,人的意识分为八种层次,简称“八识”。识,指人的一切感觉和意识。  从第一识到第五识,分别为眼识、耳识、...佛性种子显现出来。当我们处于休息(或入静)状态时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虽然停止了活动,但第七识未那识依然活跃,用“我执”包裹着众生的“佛性种子”,只有当我处于入定,这种超觉意识状态时,才能使第七识停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444193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古德云:‘有时且念十方佛,无事闲观一片心。’有时心中一片空灵,连一句佛号的念头也提不起来,是否即保任空灵状态?这里指念十方佛,是否有取代杂念的意思?

    圣严法师答: 我不清楚居士所引古德句的出处,不敢臆断。至于用功到达空灵状态,尚能念佛名号,乃是不可能的事。应否守住空灵状态,当有两说:一者系心不动,任其继续沉淀澄清,以至于不见一物,虚空沉寂,自亦不觉处于空灵状态,是为正途;否则,若滞于空灵──例如‘光音澄湛,空旷无涯’的觉受之中,尚未真入深定,仅胜于轻安境界。   第二种方法,即是用参话头的工夫,打破空灵状态。若由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21411771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实施观心法门后,杂念妄想不多,比较常能保持空念或无念状态。唯古德有云:‘起心动念是天魔,不起心动念是阴魔,道起不起时是烦恼魔。’有念与无念,似乎相违,究竟如何才好?大概只要不执著即可。又何谓天魔、阴魔、烦恼魔?

    问: 实施观心法门后,杂念妄想不多,比较常能保持空念或无念状态。唯古德有云:‘起心动念是天魔,不起心动念是阴魔,道起不起时是烦恼魔。’有念与无念,似乎相违,究竟如何才好?大概只要不执著即可。又何谓天魔、阴魔、烦恼魔? 圣严法师答: 居士的保持空念、无念,并非汤有遣空的中道之空,是沈空滞寂的顽空,甚至可能尚在无所事事的无事壳中,所以不能彻见空性的法身而悟入佛之知见。  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51511779.html
  • 试说「真空妙有」

    若有更高明的见解,亦祈请诸位高僧大德不吝赐教和指正。 有的状态 所谓「有」,指的是世间各种相,而含盖最广的「有」便是「十法界的状态」。各界因心的状态有所不同,所现的世界便不同。人间所现是人间的世界;天界所现的是各天的世界;地狱所现的是地狱世界;佛菩萨世界所现的便是各种相貌的佛土。 在「十法界」内,还是有「空的观念」(非「空的状态」)。在世间状态下,...

    紫空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0853265.html